?
????? 商業化的方法促進公益組織發展,公益組織又是如何看待企業做公益?在公益領域內,企業與公益組織關注的側重點和需求往往各有不同,如何讓雙方增進了解、合作發展?這些話題一直是公益領域關注的議題。
?
????? 5月12日,由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主辦,安利公益基金會承辦,中國社會組織雜志社協辦的第21期“基金會雙月沙龍”在安利北京體驗館舉辦,本次活動圍繞“益商對話,攜手推動公益行業發展”主題開展,民政部和中國社促會領導、公益慈善領域專家、企業CSR負責以及業界相關人士120多人參與本次活動。
?
????? 活動主辦方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孫偉林表示,“基金會分會雙月沙龍”以熱點選題、政策導向、深度探析和靈活生動深受業界好評,本次的主題非常有新意,采取了開放、跨界的方式,公益界的專家、企業界的負責人從不同的視角共同討論一些共性問題,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
?
????? 安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翔表示,公益與商業,相互學習、跨界合作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引入企業的運作思維及管理方式對于公益行業的發展積極有益,而參與公益又能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獲得良好的社會形象??缧袠I對話,才能讓雙方取長補短、攜手共進。世界的燈光不會因為開放分享而黯淡,只會因為互聯互通而更加燦爛。
?
?
????? 在本次活動中,主辦方從企業關注的CSR問題、公益行業關注的問題兩個維度,提出十大關鍵詞,由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和公益機構進行解讀,并與現場觀眾進行交流。
?
關鍵詞一:慈善法
中國公益研究院法律中心主任黎穎露
《慈善法》對慈善組織的五大影響
?
?
????? 《慈善法》有一個話題很受關注,就是對于慈善組織身份的認定以及獲得公募資格后具體的行為規范。黎穎露談到五方面影響:第一是募捐,包括公開募捐和個人求助的關系,去年的羅爾事件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
????? 第二是公開募捐和定向募捐之間的區別,這對于高?;饡碚f尤為關鍵。
????? 第三,跟商業合作相關的公益營銷、眾籌模式,與慈善公募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樣,這個直接會影響很多企業、慈善組織在做一些創新性的募捐活動時,對于合規性的考量。
????? 第四,涉及慈善支出和管理費用,關于管理費用的具體內涵和外延,慈善支出從原來的統一比例變成現在四個階梯精細化管理。
????? 第五,慈善財產保值增值活動,比如公益創投,能不能以創始股東的方式去投資一個社會企業。
????? 還有對于捐贈人來說最明顯的影響,除了做慈善組織或者供捐贈以外,又多了一條途徑慈善信托,股權信托也已經出來。同時在稅收方面,將來會有更多的優惠力度,也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大額股權捐贈人的從善熱情。
?
關鍵詞二:社會責任
阿拉善SEE基金會的秘書長助理鄔瞳
以市場手段推動環境可持續改善
?
????? 鄔瞳在發言中談到:阿拉善SEE是一個以社會責任為己任,以企業家為主體,以保護生態為目標的環保公益機構。創始會長曉光先生曾經說過“企業家的責任不僅在于追求經濟效益和金錢的價值,不僅在于追求資本收益率的最大化,也要自覺地承擔起社會的責任,使我們的經濟活動與社會責任統一起來,使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使資本增值創造就業和稅收,是我們這些企業家的天然責任?!?/p>
????? 阿拉善SEE的企業家會員們一直以自身的行動來踐行社會責任,比如最開始成為會員時的捐贈、支持,許下連續10年成為捐贈的承諾,同時也深入環保項目成為我們的企業家導師,幫助環保NGO梳理戰略,突破障礙,也包括現在的綠色供應鏈行動,通過阿拉善SEE的企業家基因,以市場的手段,推動環境問題可持續改善,凝聚企業家精神,留住碧水藍天,是阿拉善SEE的使命。
?
關鍵詞三:非營利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艷妮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價值觀與跨界
?
?
????? 彭艷妮在發言中談到非營利組織的三個關鍵詞:第一是“使命”,所有的非營利組織都是使命驅動型的,這區別于其它商業機構。每一個非營利組織首先上來你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是非營利組織存在的理由。
????? 第二是“價值觀”。公益人的價值觀是非常強烈的,公益組織非營利領域會特別關注人,關注人的發展與成長,關注每一個人能獲得平等的機會,能夠參與到社會的發展。這會導致我們的方法論跟其它組織會有些不一樣,我們做很多工作中間會特別注重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它跟商業組織不一樣。商業組織是董事會決定了什么的戰略貫徹執行,說一不二地往下執行。但是在公益組織里面很多事需要大家一起討論,需要所有人的認同。
????? 第三是“跨界”。非營利領域,能夠掌握的社會資源是非常少的,必須通過跨界才能夠帶來資源的流通和進出??缃邕€能夠產生創新,思維模式不一樣的人、不同界別的人,在一起才能碰撞出不一樣的東西。
?
關鍵詞四:公益籌款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助理丁亞冬
從“大人物”轉向“小人物”籌款
?
?
????? 公益募款最重要是可持續,籌款結構是不是足夠穩定。中國扶貧基金會目前有45%的善款來源于公眾,這與此前單純依靠大領導的資源和影響力而得到企業資金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樣的改變可以稱為從“大人物”籌款轉向“小人物”籌款,面向公眾籌款的比例不斷增加,使籌款更具可持續性。但是,中國扶貧基金會還有近60%的善款來源于企業捐贈,因為面向公眾籌款的渠道是大家熟知的幾個互聯網平臺,基金會很難通過自有渠道開展廣泛、有效的公眾籌款,這當中有很多不穩定因素,相比而言,基金會面向企業籌款較容易,效率也更高。
????? 還有公益籌款人,這個崗位過去大家不太重視,現在很多基金會在培養自己的籌款人,籌款人一定不是只會籌款,因為籌款是一個機構項目、品牌、公信力在公益市場上的著眼點、一個窗口。還有就是服務,這也籌款人最核心的工作,需要把共同創造的價值去傳遞給別人或者影響更多的人。
?
關鍵詞五:無私奉獻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呂全斌
對人的尊重,對價值的堅守
?
?
????? 今天是“5·12”紀念日,這個日子對于整個中國尤其公益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在中國,整個公益行業還非常年輕,我有一個“三段論”:從1995年開始,因為世婦會等等一系列的影響,公益行業在國內開始有第一代從業者,他們是某些具體領域的專家,他們有本職工作,業余時間嘗試持續地、有系統地按照他們的自己的意愿去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使命驅動特別強。2000-2005年之間,第一代的前輩們已經有了機構,開始帶領很多青年人,他們受前輩們影響和感染,慢慢成為全職公益人。2008年-2010年之后,第三代從業者出現了,他們更多地把公益當作一個職業來發展。
????? 在這個行業,無私奉獻應該理解為價值觀先行,早期可能無私奉獻談的是像一種雷鋒精神,現在公益這個職業是有溫度的,帶著我們強烈的使命感和情懷。在一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尊重人、理解人,嘗試有系統的解決方案,這才是這個時代做公益的新的方式。公益部門跟企業、政府有著天然的關系,在解決民生問題、社會分工的問題有它獨特的優勢,在這樣的一個定位前面,我們要有對人的尊重,對價值的堅守。
?
關鍵詞六:UN SDG
拜耳中國CSR高級經理原博雍
從科學、技術和創新探討合作
?
?
????? 早在2015年,聯合國大會已經通過了UNSDG(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接下來15年要在全球范圍內要來進行推廣。UNSDG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幫助我們把情懷轉變成我們企業的目標及社會目標。
????? “公益”“CSR”“可持續發展”,這三者的關系是什么?公益首先就是抱著那顆具有情懷的心去,然后到了“企業社會責任”這個階段,我們更多的通過企業的發展,來幫助社會更好地發展。到了“可持續發展”,在聯合國網站說是“以不損害后代人發展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的一個發展需求?!?/p>
????? UNSDG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去解決社會問題,同時也告訴我們新的社會問題或者商機在哪兒,這個對于企業來說是有絕對直接關系的,現階段其實UNSDG是處于一個推廣期,它更多是希望企業、政府和NGO這樣一個能夠更好地理解并且掌握這17個目標,并且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關注的一個部分。NGO如何從企業那兒拿到錢,這個基礎也是在UNSDG這17個目標里面,當我們把這些目標找到更精確的可完成的點,企業、NGO和政府就能夠對UNSDG進行一個更好地規劃和解決。
????? UNSDG也會讓企業面臨競爭和挑戰,從NGO轉型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會提到社會創新這個問題,社會創新其實是把一些NGO解決社會問題的原始方向從捐贈、從幫助,變成去找到一個新的商業模式,通過這個模式來解決它,這與企業現在做的這些事情就會有直接競爭。
????? 潘基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技術和創新必須成為社會包容、消除貧困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工具。我們希望企業、NGO都能從這三個方面去探討和合作。
?
關鍵詞七:CSR與公司業務相關度
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CSR負責人楊新斌
跨界創新與資源整合
?
?
????? 從去年開始,寶馬全球在各區市場已經開始了一個變革,從捐助型到戰略性的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我們主要是有兩個聚焦領域,一個是推動社會的發展,另外一個是安全出行和可持續發展。
????? 寶馬兒童道路安全是從2005年開始,13年的發展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在汽車行業,我們在道路安全和人的教育方面,這個縱向結構上有天然優勢,可以不斷開發針對社會問題和不同需求、不同服務和教育的產品。另外,就是跨界創新,外部成立了一個公益團體——道德交通公益聯盟,這也是一個跨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發現了很多合作伙伴。內部就是打通公司資源,比如,寶馬做馬拉松贊助,場地有一個很大的空白區域,我們在那里設立兒童安全區域,效果非常好。
????? 我們還有一個項目叫“寶馬中國文化之旅”,去年我們改變了原來的捐贈模式,與清華美院成立了一個非遺研發的創新基地,這是一個挺大的跨界和重新資源的組合,完全可以產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
關鍵詞八:企業公益的創新思考
英特爾CSR高級經理孫桂艷
企業在改變,公益組織也要變
?
?
????? 當前的市場變化、技術革新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和壓力,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取得新的進步,企業一直在尋求改變,公益機構要想和企業合作并獲得資金支持,也必須根據當前環境做出相應調整,否則,是達不到企業做公益的預期目標的。
????? 企業參與公益有兩大任務,首先是滿足企業自身發展,其次是社會責任;最終導向是通過參與公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同時樹立強有力的社會形象,幫助企業更好發展。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益項目和企業合作都能產生非常好的結果。社會發展,技術革新,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公益組織與企業合作,自身的公益項目是否跟得上社會發展,是否與企業變革相匹配,是否運用新的技術手段解決新的社會議題,這些都是公益組織需要考慮和改變的。
????? 英特爾此前在公益領域一直致力于教育,“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累計幫助250多萬教師實現電腦化教學,啟動創客空間推動從創想到創客、從創新到創業的發展,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這些項目都是特定時期滿足特定需求。新時期,我們希望更注重對人才能力的培養,如技術能力、知識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等,很多企業都在進行著戰略型調整,公益組織也應該根據新的社會議題設計符合的公益項目,這樣既讓自身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也與企業的改革同步,幫助企業在新的時期進步和發展,這樣的公益項目會受到企業的歡迎,資金問題也會很快解決。
?
關鍵詞九:公益項目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匯豐銀行可持續發展總監張惠峰
要實現企業互動、高層參與
?
?
????? 對公益項目而言,企業出錢,公益組織運作,這是早些年企業參與公益的普遍方式,而對于當下公益事業不斷發展,單純給錢顯然已經不再合適,如何讓企業在參與、支持公益項目的同時實現互動,讓其內部員工,尤其是高層親身參與,成為了新的需求。
????? 對企業而言,好的公益項目不單單是要告訴企業當前社會面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還要能夠實現與企業的有效互動,讓企業員工深度參與。一方面,企業支持公益組織運作公益項目,解決社會問題;另一方面,要讓企業參與其中,感受公益項目所帶來的改變,以及這種改變對社會的價值,這是保證企業能夠認同并支持公益項目的關鍵所在。匯豐銀行內部有“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專門對匯豐銀行參與的公益項目進行評估和討論,確保能夠讓項目實現最大化的社會效果,而匯豐銀行這些年參與和支持的很多公益項目,如留守兒童、養老、保護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等,這些項目的實際效果并不能通過簡單的數據和報告呈現出來,這對于決策層是否持續支持這些項目很不利,因為他們沒有切身感受,看不到項目所帶來的變化,因此設計參與式、互動環節,讓決策層及員工都參與其中,親身感受項目所帶來的變化及產生的社會價值,不僅可以把好的公益理念,通過企業員工得以傳遞,而且有利于決策層在公益項目支持上的決定。這并非企業對于項目的苛刻要求,而是企業的真實訴求。
?
關鍵詞十:員工志愿者
松下中國CSR總監王愛強
滿足感、歸屬感、忠誠度最大化的提升
?
?
????? 松下電器成立于1918年,是一個很傳統的企業。創業者松下幸之助先生有一句話,叫做松下是培育人才先于創造產品。他認為人是企業基業常青最寶貴的財富。我們非常希望員工不僅有才還要有德性,我們的董事長曾經在一次他自己親身參與的員工志愿者活動就會說,如果這個員工你沒有對社會奉獻的精神,我也不相信你對企業有奉獻的精神。
????? 同時,我們也希望員工在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時候,能找到一些對企業的歸屬感,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多地強調價值的認同,當員工對這個企業的價值是非常認同的時候,對你的經營理念、企業形象、社會行為是認同的時候,他才愿意在這個企業長期工作。
????? 從員工的層面來說,比如說財務的、人事的,尤其是技術的,對于他們來說除了平常在做一些研發、創新的時候,他們內心有豐富的世界、有自己的情懷,他們有自己的技術,你都想象不到他們有很多其它的才能,員工在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時候,是非常充分地最大限度地體現和展現出來,他自己的滿足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是能上升到最大化的。
????? 設計一個好的公益項目,可以把公司的同事、領導,最大限度拉進來。我們每次志愿者活動,一個硬性KPI考核指標,就是說一定要有公司的領導層面去參加。他來了以后,會像普通員工一樣的,他能在這里面體會到平時感受不到、收獲不到東西。同時,在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時候,可以打破層級的壁壘和部門之間的隔閡。對于企業文化建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幫助。
?
?
?
?